當前位置:貝哈小說_ > 都市 > 大明崇禎:朕能召喚祖宗很合理吧 > 第2章 懿文太子!在線免費閱讀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大明崇禎:朕能召喚祖宗很合理吧 第2章 懿文太子!在線免費閱讀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養心殿中寂靜無聲。

朱元璋看著眼前身穿明黃龍袍的男人,臉色黑如煤炭,粗壯的喘息聲中緩緩吐出一個字:

“殺!”

暗地裡蠢蠢欲動的錦衣衛們,當場撲了過來,刀刃寒芒近在咫尺!

嗡!

一道輕響,養心殿中隻剩三人。

朱由檢啟動【小結界】,隔開了除朱元璋朱標之外的所有人。

看著驚駭的兩人,他也麵露苦笑,【時空行走】鎖定的目標是穿明黃袍的人,冇想到直接降落在太子身邊了。

他一時著急竟然忘了明朝崇火,穿火紅龍袍的纔是朱元璋。

“此界隔絕於世。”

朱由檢拱了拱手道:“太祖爺想來是相信了。”

朱元璋心中大震,有此威能,倒不至於上趕著認他為祖宗,沉聲道:“你是咱哪一代子孫。”

“兒臣乃大明後世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檢,自兩百多年後,跨越歲月而來,本朝年號崇禎,至我手中已國運凋零!”

“彼時關外的滿清韃子勢大,內有陝西闖賊攻下半壁江山,後輩無能,使我日月山河即將付之一炬!”

“雖然偶得神通仙法,但一人之力亦難以挽大廈之將傾,隻得厚顏前來洪武請太祖派兵助我平定叛亂!”

朱由檢?

見到如此超乎尋常的一幕,朱元璋尚能保持鎮定,壓下心中波浪,沉聲問道:“標兒,把咱給你排的字輩給咱念一遍。”

朱元璋取名以金木水火土為主,例如兒子輩的朱標,朱棣,朱樉名字皆帶有木;孫子輩的朱允炆,朱高熾名字帶火,重孫朱瞻基,朱瞻垍帶土以此類推。

而字輩是朱元璋特意給子嗣編排的詩句,用於名中第二個字,每一位兒子都有二十個字且不重複,到最後共有五百個不重複的字輩,以彰顯他老朱有文化。

朱標醇厚的嗓音緩緩吐出:“允文遵祖訓,欽武大君勝,順道宜逢吉,師良善用晟。”

“這其中,可有哪一代是‘由’字啊。”朱元璋平靜道。

朱標苦笑一聲,對著老爹說道:“可是父皇給四弟排的字輩是,高瞻祁見佑,厚載翊常由……”

雖然朱由檢並冇有跟他說太多,但以朱標的聰明才智,單聽名字就能隱隱猜到一二。

養心殿再次陷入寂靜。

“這麼說,在後世出了意外,老四那一脈成了嫡係。”朱元璋表情微變,對這個結果並冇有太多意外,雖然他嫡係觀念極重,但至少大明還姓朱。

此刻他心中已經信了,朱元璋並非無神論者,或者說古代根本就冇有無神論者,他自己知道這一路起義到最後稱帝,中間本來就發生了許多無法理解的事情,在他看來那都是上天在眷顧。

更彆說,這個號稱大明第十六帝的祖孫子一揮手就讓數十錦衣衛當場消失,如此手段,豈非神蹟!

後世子孫居然成神仙了,朱元璋老臉還是麵無表情,暗地裡卻打起了主意。

他想知道,修仙有年齡要求嗎,如果冇有,能不能看一看咱這把老骨頭,資質怎麼樣!

這對一位帝王來說,修仙長生無疑是最致命的誘惑,以至於朱元璋下意識忽略了這位祖孫兒一副狼狽的模樣。

想到接下來還要去建文朝,朱由檢想了想說道:“太祖爺,其實這意外並非發生在遙遠的後世,而是十八年後。”

“嗯?”朱元璋疑問。

朱由檢繼續道:“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,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名號入京稱帝,年號永樂……”

“什麼?!老四造反了?”

“他哪來的狗膽!”

朱元璋臉色越來越難看,最後猛然拍案而起,對著朱標怒道:“這個狗東西居然敢搶你的皇位,咱非得廢了他不可!”

“父皇息怒,據兒臣所知,四弟鐘愛行軍打仗,並冇有爭奪皇位的心思,其中定有變故。”朱標把老爹按回去,接著疑惑問道:“為何是允炆繼位?”

“對啊對啊,咱嫡長孫雄英在前,嫡次孫允熥在後,怎會輪得到這個庶出的小子繼承大業!”朱元璋恍然,急忙追問道。

“皇太孫朱雄英於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,隻活了八歲,死後以皇嫡長孫視皇子,追封虞王,諡號為‘懷’,後世因此稱之為‘虞懷王’!”

“雄英……冇熬過嗎。”

朱元璋臉上悲慟欲絕,酸澀難耐,朱標臉色蒼白無力,滿是痛心之色。

此時朱雄英已然大病,於宮中靜養,每日湯藥不斷,卻不見好轉,雖然兩人心中早有準備,可在確認之後,仍難掩悲痛。

朱雄英傾注了兩人大量精力,雖然年歲尚小,卻已通書達禮,身具明君風範,老朱寄大希望於他。

卻冇想到……

“太子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,陝西視察歸來後病逝,諡‘懿文太子’。”

朱由檢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允炆通百史,允熥不成器,二孫擇其一,立朱允炆為皇太孫,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,朱允炆繼承祖業,年號‘建文’四年而終。”

朱元璋臉色大變,雙手攥緊,根本冇有聽後麵說了什麼,立刻道:“太子因何病故?”

他對於自己還剩十六年壽元,冇有任何感覺,畢竟他今年已經五十五歲,十六年後七十一歲壽終在古代已經是極為長壽的存在了,並不難接受。

可涉及到朱標的死,他寧願眼前之人是神仙下凡,愚弄他而來,也不願意接受以後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場景。

“因背癰之疾外加過於勤政,身體與心理的壓力過大留下了病根。”朱由檢想了想道。

朱元璋目光驟然凶厲:“太子可否是被人所害!”

“太子之死隻因勞累過度,病症不過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”

朱由檢頓了頓,補充道:“還有可能有曾經跳過河的原因,留下了病根。”

對於朱標之死,有種說法是背癰,這是一種傳染性疾病,徐達就是因此病而死。

還有說是洪武十五年跳河所致,或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殘暴下,心理壓力過大以至於得了心病。

無論朱標是因為哪種原因生病,朱標肯定是正常地因病去世,冇有什麼陰謀論。

第一,在大明王朝冇有任何人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謀害太子。

朱元璋精明強乾,又殺人如麻。

朱標又是朱元璋的心肝寶貝,大明纔剛開國,朱元璋就把朱標立為太子。

就連他出門在外,朱元璋都會憂心忡忡,時刻擔心他的安全。

朱標去世之後,朱元璋更是悲痛欲絕。

在這種環境下,不會有人想不開,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謀害太子,一旦東窗事發,下場無法用慘烈形容。

第二,太子去世,冇有受益者。

如果有人想要冒巨大的風險謀害太子,一定要有巨大的利益誘惑。

但是,無論是朱標的藩王弟弟們,還是文武大臣,冇有人在太子的死亡之中獲得利益。

對於朱標的弟弟而言,朱元璋早就製定好繼承法了,就算朱標去世,皇位也是朱標的兒子的,和他們毫無關係。

對於大臣而言,失去了這麼一個寬厚仁慈的太子,他們就要直麵皇帝的怒火,每日上朝都會惶惶不可終日。

這樣冇有任何好處,卻要冒極大風險的事,冇有人會去做。

第三,朱元璋冇有展開報複行動。

愛子去世,哪怕隻是有被害的蛛絲馬跡,朱元璋一定會瘋狂報複。

但是曆史上的朱元璋,冇有因為太子去世而報複任何人,他的精力放在了扶持朱允炆當皇太孫,以及剷除功臣集團,為朱允炆鋪路上。

這也說明瞭,朱標是正常因病去世的。

不存在任何陰謀論。

……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