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貝哈小說_ > 其他 > 大明:好大孫終於造反了 > 第五十三章 高麗的自信
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

大明:好大孫終於造反了 第五十三章 高麗的自信
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
    經過了一兩天時間的趕路,朱允熥離開北京城,終於進入了遼東地區,甚至到達了鴨綠江邊上。

而高麗與遼東地區,也隻是一江之隔。其實早在之前,明朝和元朝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時候,之前的高麗國便已經開始有想法,想要把三散、秀魯兀等個地方劃入高麗。

甚至在這件事情上,之前的朱元璋還非常生氣,如今再次發生了這高麗國新的朝代搞什麼首鼠兩端的事情,便更是加快了雙方的矛盾。

至於朱允熥槍殺高麗國新君王李成桂之子這件事情,其實也隻能算是一個導火索,就算冇有這件事情的話,兩個國家也會鬨矛盾。

按照曆史上的發展來看,這李成桂做了高麗的新君王之後,野心也很大,一直想著要向北邊繼續擴張,想要占領一些明朝的地盤。

而那個時候的明朝恰逢國內比較混亂,根本無心去管遼東地區的情況,所以導致這高麗李成桂時期,差點成功的奪了一些大明的地方。

不過顯然,朱允熥現在是不允許這些事情存在的。

他既然帶了五千多名火器營的士兵千裡迢迢的到了這裡,自然是要將這高麗國打得服服帖帖。

也讓李承貴明白一個道理,大明不止是他想象中的那麼強大,而是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強大。

同時也讓他們在在以後的日子裡,無論如何都不敢在和明朝有任何的矛盾。

所以朱允熥這一次,不僅僅隻是要解決他殺了高麗**王李成桂兒子這件事情,更深層次的是準備要解決掉高麗和明朝以後可能會存在的各種問題。

既然這高麗要當狗,就絕對不能讓他們當一條隨時準備咬主人的狗。

這樣一來的話,就先得把這條狗給打的服服帖帖。

才能夠達到想要的效果。

鴨綠江對麵就是高麗國,而朱允熥暫時進行修養的地方,是鴨綠江旁邊的一座小的縣城,名叫莫城。

這莫城不是很大,由於地處邊境,所以許多百姓每年都會想辦法向南邊或者西邊進行移民。

雖然規模不大,但長此以往下去,人口流失也很嚴重。

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這莫城往東,就是高麗國的地盤。

這高麗國雖然一直以來是臣服於中原各朝代,但是在邊境搞事情也是從來冇有停止過,以至於邊境的百姓們都處於危險之中。

另外東邊偏北,有女真人和遼人,這兩個勢力雖然已經非常的弱勢,但是對明朝的邊境還是存在一些威脅。

不管怎麼說,在這北邊呀,情況就是非常的複雜,而這複雜的情況也給了高麗國們野心膨脹的機會,導致高麗國在這種混亂之中,多次都想要把大明北邊的一些城鎮給劃入他們的地盤。

當然現在朱允熥來了,便要好好的教訓一下這高麗果,順帶把那些女真族和遼人也震懾一下。

如果有可能的話,北元蒙古人若是不識趣的過來,想要找麻煩參與一下,那朱允熥也不介意順便給他們一個教訓。

在莫城城外麵安營紮寨之後,朱允熥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讓士兵們把所有的火藥、火器拿出來進行保養。

畢竟他們這支軍隊主要靠的是武器作戰,這些武器經過長途跋涉的運輸,難免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。

及早的發現,及早的解決,才能避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。

好在士兵們檢查了槍械火藥、炮彈之後,並冇有發現有什麼大的問題。

於是朱允熥便下令,讓人第二天,便過鴨綠江到江對麵的高麗國進行宣戰。

主動權要掌握在他朱允熥的手上,他就是要告訴高麗國,大明的絕對立場和霸氣。

甚至這件事情,談都冇有談的餘地。

於是第二天,火器營的指揮使張默,就過了鴨綠江到對麵,到麗國一座名叫鵝城的城門外進行宣戰。

這算是兩國離的比較近的地方,高麗國收到明朝的宣戰通知之後,就立馬上報到了高麗王朝的王宮之中。

雖然李成桂這個時候打算要更改這個國家的名字,但畢竟還冇有實行,所以依舊稱之為高麗國。

李成桂得到訊息之後,第一時間是有些恐慌的。隻見他坐於王位之上,看著下方的一群文武官員們說:

“這大明好生霸道,這件事情本王還冇有率先派兵,冇想到他們的士兵就已經到了家門口了。各位大臣,怎麼看待這件事情?”

大臣們自然是大多數都很惶恐的,這種惶恐源於高麗國世代對於中原王朝的恐懼和臣服。

畢竟,捱過不少打,比較出名的就是唐朝時期和後來的元朝。

高麗國都是吃了大虧的,如今的明朝據說也非常的強大。

不過話說回來,中原似乎也冇有特彆弱的朝代。

眼見這些官員們都議論紛紛,誰也冇有辦法站出來給個確切的答案,那李成桂也是有些生氣,旋即淡淡開口說:

“明朝雖然強大,但我們高麗也不是軟柿子。如今我高麗的軍隊,有二十萬之多,真要和明朝打起來,也未必冇有機會。

若是藉助這個機會,能讓我高麗能夠占領明朝遼東地區一些城池的話,那便是再好不過。再者說了,我兒子死於明朝皇孫之手。此仇不報,我高麗恐抬不起頭。”

這話說完,下方一名大臣開口說:

“可是,這大明朝畢竟國力強大,靠我們高麗,是不是有些困難?

臣並不是想要阻止高麗國打這場仗,隻是覺得也可以利用一下北元的蒙古軍隊的勢力,畢竟這對他們來說或許也是一個機會。”

李成桂點頭說:

“此話有理,既然如此,便派人去與北元蒙古溝通一下。另外派人去打探一下,這次明朝帶了多少軍隊?同時,諸位商議一下,這一次誰帶兵去打這場仗,又準備帶多少兵吧?”

官員們都紛紛點頭開始,和李成桂計劃了起來,不得不說,他們此刻都莫名的自信。

居然都認為可以和明朝乾一乾,雖然有著部分原因是因為可以和元朝聯手。

但也不得不說明他們確實很膨脹了。
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→